核心內容:
褐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但由于褐煤水分高(20%-40%)、熱值低(2700大卡左右)、易自燃等特點,導致銷售價格低,銷售半徑受到限制,所以褐煤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政府和科研機構的重視。
褐煤的開發利用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煤化工,即將褐煤作為化工原料,生產深加工產品,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如液化、氣化和焦化等。二是干燥后生產型煤,以利于保存和長途運輸。三是經過干燥提質后直接作為動力煤。由于煤化工受到安全、環保和等諸多壓力,加之技術本身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大規模生產受到一定限制。褐煤的干燥成型技術也并不成熟,其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值得進一步探索,少數國內企業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相對來說,褐煤干燥后直接作為動力煤是一個簡單易行的、經濟效益不錯的辦法。國外和國內科研機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由于褐煤的價值低,綜合經濟和技術因素,褐煤干燥可行的方案并不是很多。本文就國內有影響的褐煤干燥技術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振動混流干燥
該技術可脫去褐煤水分10%左右,熱值提升至3500大卡左右,單臺設備干燥能力較大,可以達到300萬噸每年,但脫水率低。
其原理是將原煤破碎至35-50mm,經過熱風干燥機干燥。干燥機為密閉式箱體,內設4-5層“之”字型振動式斜面篩網。熱風爐產生的高溫熱風經過與冷風混合至230C°左右形成的中溫熱風從下而上的穿過干燥箱。煤粒從上而下的經過振動篩面,細顆粒從網眼中漏下,很快完成干燥,粗顆粒則緩慢經過篩面滾落而下,經過熱風與煤塊的熱交換,從而得到干燥。干燥流程根據脫水率要求10-60分鐘不等。如果需要,干燥后的煤炭還可以進入選煤機進行分選,將矸石和泥塊排出,使褐煤的熱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帶式爐干燥提質技術
該項技術可以褐煤水分降至10%以下,熱值提高到5000大卡以上。其原理與振動床干燥原理相似,都是使用熱風干燥,但該技術所使用的熱風溫度可以高達300C°,采用預熱、干燥和冷卻過程,除了對褐煤進行干燥外,還能改性提質——分解了含氧官能團,使部分氧原子析出,從而使脫水率更高。褐煤放置在網狀耐熱金屬帶上輸送,經過風機產生的強力風穿過網狀輸送帶的網孔和褐煤之間的間隙與熱風進行熱量交換,使褐煤得到干燥和改性提質。干燥過程中蒸發的大量水蒸氣,還可以經過冷凝回收。
這種技術可以調整干燥時間,流程可控,但國內尚無十分成熟的技術,但是該技術科技含量高,其前景看好。
三、滾筒干燥技術
該技術可以將褐煤水分降至15%左右,脫水率高,熱值提升至4500大卡左右。其原理是將料煤經破碎至0-50mm后放入充滿約500C°的高溫熱風的滾筒。在傾斜轉動的滾筒內,由滾筒壁上的揚料板使褐煤在干燥筒體內行程穩定的形成全斷面料幕,使煙氣與原煤充分交換熱量,交換時間在30分鐘左右,從而使褐煤得到干燥。
與振動床干燥技術相比,滾筒干燥技術的單臺設備處理能力相對較小,而且由于干燥溫度高,容易發生褐煤自燃甚至爆炸,褐煤破碎率高,操作難度大。